檢測工業是指由於經濟擴展的需要,在商品和效勞的市場準入、品質標準、直讀光譜儀,商品認證、計量分析等方面出現了檢測需求,由相關機構對以上活動進行檢測和認證並發生經濟關系而形成的工業。
目前,全球範圍內的大型彙總性檢測機構基本上都來自歐洲。隨着技藝進步、商品更新換代加快和國際分工深化,全球檢測工業近年來保持了15%左右的快速增長。2015年,全球檢測市場規模達11617億元。
我國目前共有近24100家國有、民營和外資檢測機構,分別隸屬於中國25個工業,遍布全國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基本覆盖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管理的各個方面,可從事的檢驗檢測項目逐年增多。中國的檢測機構主要分布在品質監督檢驗檢疫、衛生、建設、環境保護、交通、農業等部門,其中質檢部門所屬的檢測機構數量多,達到3500多家,占全部檢測機構數量的14.5%。
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6-2020年中國檢測效勞工業擴展前景調查及投融資戰略研究報告》指出:2015年我國檢測工業市場規模為2574億元,同比增長18.43%。其中,工業檢測市場規模為366億元,同比增長17.73%;食品檢測市場規模為362億元,同比增長20.07%;手持式光譜儀環境監測市場規模為545億元,同比增長24.75%;我國醫藥檢測市場規模為348億元,同比增長20.95%;貿易檢測市場規模為954億元,同比增長24.19%,第三方檢測市場規模達到668億元,同比增長20.16%。
近年來,伴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商品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對於消費品的關註也另外的聚焦到了健康、安全、環保、品質等方面,迫使製造商必須另外地關註商品的品質和品質,同時也必須另外地關註各個工業的標準,進而才能使商品符合相關的認證標準,檢測的市場影響力將更加不容忽視,國內檢測工業的市場化目前處於快速擴展階段,未來前景良好。
隨着國內外經濟逐步走穩,監管和消費品工業的規範,檢測效勞工業擴展也將逐步趨於平穩,平均年增長率在10%左右。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計,2020年我國檢測工業市場規模將達到4145億元,其中國工業檢測市場規模將達到590億元;食品檢測市場規模將達到583億元;環境檢測工業市場規模將達到878億元;醫藥檢測工業市場規模將達到560億元;貿易檢測市場規模將達到1536億元,2020年我國第三方檢測市場規模將達到107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