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ROHS分析儀
近日,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對一批美國進口的仿真飾品進行重金屬有害元素檢測。結果發現,耳環等仿真飾品中镍釋放量是國標大限量值的33倍以上。
受檢測的耳環镍釋放量達6.69 μg/(cm2·week),而相關國標規定的镍釋放量應小於0.2 μg/(cm2·week)。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按要求出具檢驗檢疫處理通告書,並作退運處理。
據展現,镍是常見的導致接觸過敏的金屬元素。衣物上的金屬铆釘、按钮、緊固物、拉鏈及金屬牌及標示物、耳環、手表、硬幣、兒童玩具和廚房用品中經常會有接觸,镍極易導致接觸過敏,長期接受大量镍釋放量還將導致心肝肺等器官的傷害,因此,國際上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對镍釋放量進行限製。目前,我國進口仿真飾品的檢測項目為鉛、镉、汞、砷、六價铬和镍釋放量。
今年以來,北京地區共進口仿真飾品1309批,其中不合格46批。該局還曾在進口的戒指、手镯中檢測出鉛含量超出標準限量166倍。
為了我們的健康,希望廣大消費者,從正規渠道購買經過權威機構檢測、符合國家標準的仿真飾品,特別是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和過敏體質等特殊人群不宜佩戴仿真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