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Leica Microsystems旗下眾多生產製造與研制核心之一,徕卡維也納一直滿載榮誉,引領科技前沿,我們與世界頂尖科學家合作,為電子顯微鏡工作者供應前沿的樣品製備技藝。現在我們是唯一一家面向生物/工業材料/常溫/冷凍電鏡,供應全套高端高效電鏡製樣解決方案的供應商。
作為奧匈帝國首都,歐洲古典音樂核心,持有2300多年歷史的城市——維也納,三面森林環繞,遠處阿爾卑斯山脈魏延壯麗,多瑙河靜谧蜿蜒穿流於城市核心,城區卵石鋪路,縱横交錯,兩旁多為巴洛克式、哥特式和羅馬式建築,瑰麗的教堂與宮殿比比皆是。這座迷人的中歐城市被誉為“多瑙河女神”。
維也納金色大廳
1876年11月11日年僅25歲的Carl Reichert先生在維也納Josefstadt街區M?lkergasse 3創立了光學製造工廠,生產光學顯微鏡。
House at M?lkergasse 3
每一個時代總會誕生極具顛覆與創新精神的年輕人。Carl Reichert先生恰是這樣一位年輕有為,富有“匠人”精神的年輕人。在他的帶領下,工廠快速擴展,廠房擴建,生機勃發。
1878年Reichert公司參加巴黎世界博覽會,因為商品品質極其優異,獲得金牌勛章
1883年,在公司成立僅僅第7年,便生產了第1000臺光學顯微鏡。
1912年,第50000臺Reichert顯微鏡供應給位於維也納的癌癥研究所。
然而好景不長,1914年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漫長的戰爭,給整個亞歐大陸和人類文明造成了難以磨滅的巨大創傷。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Reichert公司員工數量僅剩12名。還好它幸免於難,並且於1930年,將第100000臺顯微鏡供應給了諾貝爾獎得主,位於奧地利東南部城市格拉茨(Graz)的Dr. Pregl教授。
第二次世界大戰空襲場景
1931年第一臺電子顯微鏡在柏林科技大學搭建起來;1939年第一臺商業化生產的電子顯微鏡(透射電鏡,TEM)安裝成功。然而早期的切片機主要是用於半薄切片,用於光學顯微鏡觀察,無法適用於TEM觀察。
1950年代中期,Reichert公司與生物學家Dr. Hellmuth Sitte教授合作研制了超薄切片機,1957/58年上市了第一臺REICHERT OmU1超薄切片機。自此,Reichert公司與電鏡樣品製備技藝結緣,並因為與生物學家Dr. Hellmuth Sitte教授合作研制的超薄切片機,而開創了在科學研究範圍的巨大成功!
OmU1,來自於Reichert公司的第一臺超薄切片機(1957/58)
1962年,Reichert家族決定與美國光學公司(American Optical Corporation, AOC)合作,這使家族式産業Reichert公司一下子變得國際化,並開始了後續一系列合並重組的擴展歷程。
1986年5月2日,Reichert與Cambridge Instruments合並,公司名稱更改為Reichert-Jung。
1987年10月,Reichert-Jung公司收購瑞典LKB公司。
1989年9月開始,德國Leitz公司與Cambridge Instruments和Reichert-Jung合並,直到1990年4月2日合法生效,同年9月27日,公司名稱統一為Leica公司。
1998年Leica Camera, Leica Microsystems, Leica Geosystems共享品牌,財務獨立。
2005年美國Danaher公司收購Leica Microsystems。
2008年Leica Microsystems收購歐洲Bal-Tec公司,從而達成面向生物/工業材料/常溫/冷凍電鏡供應全套電鏡製樣解決方案。
2009年-2011年,技藝吸收,全力研制新商品。
2011年至今,憑借強大技藝研制能力,及與國際頂尖科學家的廣泛合作,以平均每年上市3個新商品的速度,引領着電鏡製樣技藝的不斷擴展與創新。
(文章轉自:徕卡顯微系統公司)